OSI

OSI

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(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),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互联的七层框架,它是国际标准组织(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ization)于1977年提出的标准,又称为ISO/IEC 7498或X.200建议。值得注意的是,OSI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,它不是一个标准而只是一个制定标准时使用的概念性的框架,更不是一个网络协议。

  1. 物理层(Physical Layer):主要功能为定义了网络的物理结构,传输的电磁标准,Bit流的编码及网络的时间原则,如分时复用及分频复用。决定了网络连接类型(端到端或多端连接)及物理拓扑结构。说的通俗一些,这一层主要负责实际的信号传输。
  2. 数据链路层(Data Link eview):在两个主机上建立数据链路连接,向物理层传输数据信号,并对信号进行处理使之无差错并合理的传输
  3. 网络层(Network Layer):主要负责路由,选择合适的路径,进行阻塞控制等功能。
  4. 传输层(Transfer Layer):最关键的一层,向拥护提供可靠的端到端(End-to-End)服务,它屏蔽了下层的数据通信细节,让用户及应用程序不需要考虑实际的通信方法。
  5. 会话层(Session Layer):主要负责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,即两个会话层实体之间的信息交换,管理数据的交换。
  6. 表示层(Presentation Layer):处理通信信号的表示方法,进行不同的格式之间的翻译,并负责数据的加密解密,数据的压缩与恢复
  7. 应用层(Application Layer):保持应用程序之间建立连接所需要的数据记录,为用户服务。 三大协议NetBEUI和 IPX/SPX TCP/IP
应用层(Application Layer)消息
表示层(Presentation Layer)编码解码(文件类型),加密解密,压缩解压缩
会话层(Session Layer)管理控制登录状态,实现同步服务
传输层(Transfer Layer)数据段(segment)段数据的生成,通过端口号定位进程,负责TCP/UDP传输 QUIC
流量控制(确保传输速度),错误控制(数据完整接收)
网络层(Network Layer)分组、数据包(packet)段数据封装成包,通过IP地址转发,核心是地址管理和路由管理,
端到端传输
由路由器实现端到端传输
链路层(Data Link eview)帧(frame)包封装成帧,通过MAC地址传输,指定数据的方向
差错纠正,流控制
由二层交换机实现跳到跳传输
物理层(Physical Layer)P-PDU(bit)帧数据的比特流传输,通过不同的介质传输

OSI七层模型和实际模型的对比。

image-20230301230822078

数据 段 包 帧 之间的关系。

image-20230301231548203

不同类型的归类方法。

image-20230301233137428

参考

【互联网数据传输原理 |OSI七层网络参考模型】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EU4y1v7ju/?share_source=copy_web&vd_source=d601b4c192e3ada70b5ef4d27f972720


OSI
https://www.oikiou.top/2020/1a11e44c/
作者
Oikiou
发布于
2020年8月8日
许可协议